发烧是最常见的儿童疾病之一,宝宝从小到大,都会有发烧的时候,4岁以下的宝宝在一年里,平均会发烧6~9次。
宝宝一发烧,有些父母也知道孩子发烧了可以先物理降温,可是家长往往缺乏信心,生怕“把孩子脑子烧坏了”,所以基本上都是立刻赶赴医院打针输液。其实,不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发烧,体温都很少超过41℃,至于脑细胞所能耐受的高温极限,可能必须到41.7℃,细胞蛋白质才会因高温变质而造成不可恢复的损伤,也就是家长所担心的“烧坏脑子”。
发烧的3个原因
中医认为,由于小儿脏腑娇嫩,形气未充,因此容易受到外邪的侵犯,很容易化热。在气候突变、冷热失常,小儿冷热自我调节力弱,易为外邪所侵犯,邪正相争,营卫失和而引起发热。引起小儿发烧的原因有很多,大体可分为以下3大类:
1.外在因素
小儿的体温受外在环境的影响,如天热时衣服穿太多、水喝太少、房间空气不流通等。
2.内在因素
感冒、气管炎、喉咙发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。
3.其他因素
如预防接种,包括接种麻疹、白喉、百口咳、破伤风等疫苗后的反应。
另:无法明确判断与明确病情者,还需做进一步检查(血常规等检查),以免耽误孩子病情。
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上多加注意,可以避免小孩发烧感冒的。
1.避免孩子受风
不管孩子是在怀抱中、推车中、自行车后座上、汽车座椅中睡着,父母应该避免孩子受风,小儿睡觉时,遭受风的侵袭,是造成发烧感冒的原因之一。
2.着凉激发感冒
春夏季由于早晚温差大;现在孩子多有脾胃不好,稍微活动后背老出汗,在到室外一受凉,结果小儿外感风寒。
3.直吹冷风小孩易患发烧感冒
风口直接对着小儿,也是小儿患感冒的原因。
4.一暖一凉易感冒
晚上睡觉前,妈妈怕孩子冷就会给孩子盖的比较多,等到了深夜,妈妈也睡着了再加上孩子睡觉不老实,就会把被子踹开,一暖一凉孩子就感冒了。
5.注意预防集体生活的孩子
幼儿园开学了,再加上感冒高发期,就会有孩子在幼儿园感冒,加上隔离困难,一个孩子感冒,很容易传播给另一个孩子,就会开始不断的感冒。因此,集体生活的孩子感冒的几率高。
6.出汗后马上洗澡诱发发烧感冒
孩子出汗后马上洗澡,也是诱发发烧感冒的原因之一,要等到汗下去,或先用干毛巾擦干再洗澡。这一点家里的爷爷奶奶要注意。
护理发烧宝宝的小妙招
1.保持室内适宜及空气流通
保持空气流通,经常开窗换气,以减少病菌在空气中的浓度。尽量减少亲友探视,以防止交叉感染,同时利于宝宝休息。
2.饮食以流质、清淡、易消化为主
饮食以流质、营养丰富、清淡、易消化为主,如奶类、藕粉、少油的菜汤等。待体温下降后,食欲好转,可改为半流质,如肉末菜粥,面条、软饭配一些易消化的菜肴。另外,发烧期间暂时不要给宝宝吃鸡蛋,因为鸡蛋清中含有某种致敏物质,可能会引起一些宝宝的过敏反应。平时身体健康时有可能不发作,而发烧时抵抗力下降,就有可能会有反应。
3.宝宝衣服不宜过厚
宝宝衣服不宜穿的过多,否则会影响散热,使体温降不下来,则要预防发生高热惊厥,尤其对于新生儿体温在38。5度以上时,一旦包裹的过紧,容易导致惊厥发作。因此对于新生儿体温升高,要立即打开包被及解松衣服以便散热。
4.勤测体温
建议宝妈最好每间隔4个小时就测量一次体温,高温宝宝则需要每1一2小时测一次。服用退热药后如果出现大汗淋漓,面色苍白,软弱无力等虚脱现象。可先喂一些含糖的稀盐水或鲜榨的果汁,为宝宝补充水分。
5.沐浴退烧
体温若在38℃左右,或未达医嘱的服用退烧药时,妈妈可以用温水,以艾草煮水擦拭或淋浴的方式为宝宝降体温。但切勿使用酒精擦宝宝身体退热,酒精散热过快,宝宝会发抖甚至抽蓄,恐有危险。
6.推拿辅助
大多数发烧运用物理降温以及推拿方法就可以解决问题,免去了宝宝扎针的痛苦,还可以避免交叉感染的危险。家长要注意的是,对于上述第3种原因导致的发热,推拿仅做为辅助手段使用。下面我们来学学如何操作才能为宝宝退烧。
推肺经、清天河水、退六腑、推坎宫、运太阳等手法,功用:清热解表,泄火除烦,开窍,醒神等功效。